智能制造网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智能制造网APP

安卓版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营销推广更便捷

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新能源设备>资讯列表>固态储氢创纪录!中国绿氢技术震惊世界

固态储氢创纪录!中国绿氢技术震惊世界

2025年03月31日 13:58:09 人气: 4551 来源: OFweek氢能网
  3月26日,由中电工研(徐州)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工研”)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48000标准立方米钛系固态储氢撬块精准落位,由国家电投集团牵头的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进入设备联调阶段。
 
  此次交付的固态储氢撬块是中电工研自主研发的核心装备,采用纳米多孔钛基材料,通过物理吸附实现氢气存储,储氢密度较传统方式提升40%,并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攻克了材料制备、热管理、系统集成等23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7项。其储氢密度高、安全性强、循环寿命长等特性,解决了氢气大规模存储与运输的安全难题。
 
  经第三方机构检测,该系统可在-40℃至80℃温度区间稳定运行,储氢容量达到48000标准立方米,压力耐受范围覆盖12-35MPa,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让中国氢能储运技术站上全球制高点,更为大规模绿氢应用按下“快进键”。
 
  大安项目总投资63.32亿元,是全球最大的绿氢合成氨示范工程,也是吉林省“氢动吉林”行动的核心工程,采用“绿电制氢、绿氢制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设计。项目规划年制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配套风光装机800MW(风电700MW、光伏100MW),并配备46,000Nm3/h混合制氢装置及60,000Nm3储氢系统。
 
  中电工研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江苏徐州,是国内首家实现钛系固态储氢装备量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聚焦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研发,产品覆盖储氢加氢站、氢储能电站、氢能船舶及工程机械等领域,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电工研携手中国有研科技集团下属研究院,合作研发出安全、低压、高密度的钛系金属固态储氢材料装置,成功解决氢气规模化存储的安全难题。该公司提供氢能化工储氢系统、氢储能电站、固态储氢加氢站等多种解决方案,并牵头制定5项分布式制储氢综合能源站相关团体标准,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领先的氢电耦合装备及解决方案服务商。
 
  随着固态储氢技术的产业化,绿氢成本有望从当前的35元/kg降至20元/kg以下,这将彻底打开交通、化工、储能等万亿级市场。中电工研的技术储备,已让中国在全球氢能竞赛中占据先发优势。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